来源:文物天地 
 
编者按:4月27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42讲邀请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先生主讲书画作品的价格形成。刘尚勇先生从1983年就已经进入文物收藏市场的工作中,常年从事文物艺术品经营、出版及鉴定工作。

最近关注书画作品的价格问题。经常有朋友问到,书画作品的价格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当前在世画家的作品都卖得贵过齐白石,这合理吗?这样的画能买吗?也有的是学生的画卖得比老师的还贵;或者同时期成名的画家,有的已经卖得很贵了,有的却没有人要。还有新近想入市的画家问,如果把画拿到市场上,应该怎么定价?怎么定价才合理,市场才能接受?对于画家来说,是否只要把画画好了,未来的价钱就一定会很高?

诸如此类的问题越来越多。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探讨是什么决定了艺术品(这里主要讲书画)的价格或价值?由谁说了算?

市场永远是正确的

在过去,更看重的是从艺术本体价值认定的方法。比如说这个画家是某某画派的,而这个画派很有名,或者说是某某著名学院出身的,等等。我们从这些信息来做出绘画水准的认可。

但是后来发生了很多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我们是政治挂帅的社会,我们评价艺术品的时候主要看其社会功用如何,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有没有好处,看他对政治服务是好还是坏。这个时期是政治决定论,评价语境是社会功用目的。

改革开放以后,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此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由原来的政治决定论变成市场决定论了,站在市场这个特别的纬度来讨论书画的价值与价格关系,这是我们讨论的出发点。

如果从艺术本体角度来讲,其实无所谓有价无价。通常都说艺术是无价的,甚至还可以把一些珍贵艺术品称之为无价宝。说艺术无价,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耻于谈价,另一方面,艺术品的价值确实说不清。我们没有统一的定价模型。虽然目前好像有一个很通行的说法,按平尺来计价,但这种说法只是商业管理上的一种便利。

那么今天从市场角度应该如何认识书画艺术品的价值以及如何给出价格呢?

除了书画作品本身原有的艺术价值以外,我们还看到,艺术品其实是要被使用的,它必须有使用价值。很多艺术家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但是必须拿来为某一些人服务。正如毛主席当年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文艺的首要问题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就是说要能将虚拟价值转化为实际价值。如果你找不到为谁服务,即使你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也没用。因为你没有服务对象,就等于没有人买你的单。

画家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获得生存空间,一般情况下,除了画画,他要出去任职,有一定的社会职务。不可能期待普通百姓或者一般社会人群有很高的鉴赏水平,但人们会通过一种社会价值方法认来知艺术品的价值,比如这个画家是国画系教授,他应该画得好,否则他有什么资格当教授啊?当然还有副教授,还有讲师,还有助教,助教应该没有讲师画得好,讲师则没有教授画得好。这种方法很容易辨识。这些职务都是不同的符号,这些符号就是一种身份识别体系。这是老百姓认知书画虚拟价值的一种途径。

当然,如果从艺术价值角度来看,通过官职的体系(或称体制价值)去衡量一个艺术家有时候比较荒唐,有很多问题。但是总得有一种简便认知的方法,否则又归于“说不清”。

无论是通过艺术评论,还是通过社会职务的给予,还是进行商业的包装,实际上都是为了让我们有机会或者有一种办法来认识艺术家的价值。当然,这些方法应该综合应用,但是在实践当中往往都是偏颇的,都是强调一个片面的。因此怎么看都是扭曲的。这在古代社会是这样,在今天其实也是这样。

前几十年,我们更强调社会价值认知体系,现在到了商品价值时代,站在市场角度认知艺术品的价值,很多人会借助经济学的工具,以经济研究的方法来研究书画的价格和价值关系,来给我们的艺术品定价。其中有公开市场价值法、零售替代价值法、特征价值法等。还有两个指数,一个是国外很流行的梅•摩指数,还有雅昌指数。但所有这些工作并没有让大家感到信服,没能取得大家真正的认可,成为给书画作品定价的简便方法。为什么书画定价这么难呢?因为艺术品有一个最大特点,即不同于普通的实用生活、生产用品。艺术品和标准化产品有很大的不同,其价值主要是精神层面的,而不是物质层面的,很难套用市场上流行的经济学工具来计算艺术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

但我们发现,虽然还没有一个非常好的评价艺术品价值的办法,但是并没有影响书画艺术品在市场的流动。虽然我们说不清一张画应该值多少钱,但每次一交易,马上就有价钱。这在拍卖会上特别明显。成交价很值得研究,这个价钱肯定有道理,它在一个特定的时刻真实地反映了艺术品的市场价格。因为我们知道,市场永远是正确的。

在一场拍卖会中产生的价格就是市场中反映出来的价格,就是有道理的价格,以后重复交易同一件件作品的时候,这个价格就是重要的参考系数,甚至在同一个画家的同类作品继续交易的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当然,即使如此,也不能够定出一个永远正确的价格。每一次还要靠市场重新定价。对于一般的产品,国家物价局会根据社会平均投入比及社会平均利润率对价格进行管理。但是对艺术品国家物价局是没办法管理的。

曾经有一个画家拿了自己的画作给我,要求我帮他卖。我从不认识这个画家,也是第一次见到他的作品,但他开口就说要卖每平尺5万元,吓我一跳。他给出了两个理由。一是某某的画都卖6万、8万一平尺,我的画一点也不比他差,我还谦虚一点,就卖5万。我说这是单一类似比较定价法,市场不采纳。他给的另一个理由是卖不过5万就没有面子。但是“面子”是个性化虚拟价值,属于“说不清”的一类,也不行。最后我只能告诉他没有办法帮他卖。但我当时没有想好该如何和他说明白这个问题。后来看到一个介绍冰山的电视节目,才豁然开朗。一般画家看到别人的画卖得很贵,只是看到了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点,却忽略了早先他进入市场的时候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那些便宜筹码却。就是因为当年卖了这么多很便宜的筹码,才有今天露在水面上的那一点点高价位。市场价格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成长过程,不可能横空出世。就如同冰山沉在水下的部分是水上部分的50倍到70倍,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画家之所以能够支撑起今天的高价位,是他必须有几十倍的低价位的作品沉在市场里。

艺术不怕重复

有人提出质疑,某某画家的画千篇一律,几乎一模一样,为什么这样的画也能卖,而且卖得不错?其实,艺术并不怕重复。

过去从纯艺术理想主义的角度来讲,重复是很不好的,因为没有创造性。但很多艺术大师都是这样画画的,比如齐白石的虾,吴作人的小金鱼,大体一样。但这种看上去的重复其实并不重复,细微之处,变化无穷,只是懂的人看得惊心动魄,不懂的人没有感受到而已。就如同梅兰芳唱《贵妃醉酒》,他唱一次大家听一次,而且听得如痴如醉。

一个画家能够用一生为人类审美提供一种经典的样式,已经很伟大了。齐白石的虾可谓多一笔不行,少一笔也不行;肥一点不行,瘦一点也不行。达到这种炉火纯青的境界是需要经过千锤百炼的。因此,对于重复的指责没有必要,这是艺术欣赏角度和欣赏习惯的问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更没有必要指责重复。别人买到一张好画,我也想拥有,这就形成了市场的需求。而且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后工业社会,要求产品有稳定的质量标准,大量的产品是重复的,是不断同质化的。

市场强加的符号

在当今社会,如果说某一个画家的作品是别人无法模仿的,是独门秘技,这属于农业社会的思维,是不可能的。今天我们很难说哪一个画家一定就比另一个画家画得好。在信息高速发展、教育高度普及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水平相当甚至于风格相当的成批的画家,那么从市场的角度怎么来定位画家呢?

目前中国从事绘画的人有几十万之多,市场不可能全部关注,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线画家、二线画家和三线画家。就具体数目来说,一线画家估计20人左右,二线画家30人左右,三线画家50人左右。也就是说,整个市场关注的也就是大约100个画家。我们曾经做过统计,综合在世画家在全国的拍卖公司上拍的情况,其中重叠率比较高的,达到5家拍卖公司都上拍相同画家作品的,全国也就是90几位画家。

在市场中,并不是画得好就一定会被关注,也有可能会被放弃。所谓一线、二线、三线,是市场强加的符号,目的是为了方便认知。被打上什么符号,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这个社会是一个大量浪费的社会,也许绘画水平差不多的一大批人,但最后只能选一个。社会已经选择了这个画家,你被浪费掉了。因此,并不是画得好就一定被认可。你很可能成为落选的“超女”,而与你同样命运的人还有成千上万。

酒香也怕巷子深

过去我们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今天则不然。过去生产力低下,供不应求,强调的是劳动价值论,生产价值大于销售价值,而今天的社会是交易价值或者说营销价值远远大于生产价值的时代。

过去我们总认为一幅画卖得贵,是画家画得特别好,画家理应获得其中大部分的价值。但今天不是这样的,如果营销做得不好,即使产品再好,甚至已经被市场证明过了的,也可能要出问题。真正埋头苦干的人拿不到钱。实际上,今天市场上获得最少的是生产部分,而销售、品牌服务和知识产权等等看起来很虚的部分倒非常值钱。这种情形是否合理?现在暂时搞不清楚。但毕竟我们不能够逃脱我们的时代。因此,有人说,如果不能改变这个时代,那就只能适应这个时代。